在投资行业方面,交通、市政、保障房等基建补短板项目,生态环保和文化旅游等领域的PPP项目投资将会有新气象。
1需求回暖 销量大增水泥库存大幅下降在浙江湖州一个专门用来运输水泥熟料的码头,停着几十艘运输船只,它们在排队等候装运水泥熟料,据码头的工作人员介绍,现在每天可以装运80艘这样的船只,比上个月增加了一倍。今年以来受疫情以及南方超强雨季的影响,水泥市场一度陷入需求低迷、价格下跌的局面。
在位于安徽芜湖一家水泥企业的厂房,看不到一辆来拉水泥的货车,负责人介绍,为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早在几年前就建成了皮带运输长廊,通过封闭的皮带运输可以直接将水泥从工厂运到码头的船上。中国水泥协会执行会长 孔祥忠:今年新基建启动,还有传统的基建也在同时推进,所有的基础设施建设都离不开水泥。今年8月初开始,长三角这一带有一到两轮的提价,平均提价也在20元到30元每吨的水平。3产业升级效果明显水泥股表现活跃销量增加、价格普涨,水泥行业的旺季正在到来,实际上近几年一些水泥企业在产能优化以及产业升级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水泥板块的相关股票也表现非常活跃。业内人士认为,随着持续雨水天气影响减弱,前期需求的压制将带来后期赶工需求的集中释放。
伴随着淘汰落后产能、智能化建设,近几年水泥企业竞争力在逐步增强。同时,公司在生产和管理上也完成了智能化建设。从国际比较看,中国进出口表现也好于全球主要经济体平均水平。
外贸新业态政策环境和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市场主体活力不断激发,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贸易出口逆势增长,增幅均达两位数以上。其中,集成电路、家电、手机和电脑出口增速分别达到14.7%、14.1%、8.9%和8.4%。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地区产业梯度转移取得成效,出口增长6.8%,增速高于整体6个百分点,占比提升1.1个百分点至18.6%。日前,商务部外贸司负责人就今年18月中国外贸运行情况做了介绍。
一方面,今年以来国务院出台的一系列稳外贸政策措施不断落地,政策效应持续释放。中西部地区外向型经济加快发展。
机电产品出口增长2.1%,占比提升0.7个百分点至58.5%。产业基础稳固,一般贸易持续强化。中国对新兴市场出口占比提升0.1个百分点至48.8%。其中,对东盟出口增长6.9%,东盟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
一般贸易出口增长2.5%,拉动整体出口增速1.5个百分点,占比提升1个百分点至59.6%。同时,国际市场需求局部回暖,8月份国际上部分主要经济体的PMI指数均有所改善。新兴市场出口占比持续提升。在9月10日召开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表示,今年前8个月,中国外贸进出口逐步回稳向好,情况好于预期。
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成为外贸增长新亮点。民营企业展现较强韧性,为稳外贸贡献突出,出口增长8.3%,拉高整体出口增速4.2个百分点,占比提升3.8个百分点至54.9%。
劳动密集型产品受疫情影响较大,出口相对疲软此外,燃料电池汽车8月产销呈现迅猛增长,表现明显好于上月。
中汽协数据显示,8月,中国新能源(4.530, -0.21, -4.43%)汽车产销量分别达10.6万辆和10.9万辆,环比增长6%和11.7%,同比增长17.7%和25.8%。据中汽协副秘书长陈士华介绍,1至8月,中国汽车产销量达1443.2万辆和1455.1万辆,同比下降9.6%和9.7%,降幅与1至7月相比,分别收窄2.2个百分点和3个百分点。其中,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环比和同比均呈现增长。近期,汽车行业恢复态势持续向好,8月汽车产销继续保持稳步增长。中国汽车工业协会10日发布数据显示,今年8月,中国汽车产销量分别达211.9万辆和218.6万辆,同比增长6.3%和11.6%中国汽车工业协会10日发布数据显示,今年8月,中国汽车产销量分别达211.9万辆和218.6万辆,同比增长6.3%和11.6%。
近期,汽车行业恢复态势持续向好,8月汽车产销继续保持稳步增长。此外,燃料电池汽车8月产销呈现迅猛增长,表现明显好于上月。
中汽协数据显示,8月,中国新能源(4.530, -0.21, -4.43%)汽车产销量分别达10.6万辆和10.9万辆,环比增长6%和11.7%,同比增长17.7%和25.8%。据中汽协副秘书长陈士华介绍,1至8月,中国汽车产销量达1443.2万辆和1455.1万辆,同比下降9.6%和9.7%,降幅与1至7月相比,分别收窄2.2个百分点和3个百分点。
其中,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环比和同比均呈现增长其中,日发电量最高达到246亿千瓦时,比去年峰值高出6.86亿千瓦时;统调用电负荷最高达到10.76亿千瓦,比去年峰值高出2400万千瓦。
事实上,挖掘机市场素有经济活动温度计之称。年初,突如其来的疫情对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形成巨大冲击,制造业、基础设施、房地产开发三大领域投资增速均下降明显。陶波和杨绍辉称,地方债发行加速将带动基建投资加速上行。在天风证券研究所环保与公用行业首席分析师郭丽丽看来,除了高温天气带动用电需求,3月以来用电量增速呈现V形走势已表明复工复产复商复市的全面推进。
7月份,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合计用电同比增长6.8%,其中,汽车制造业同比增长20.3%,通用设备制造业同比增长14.3%,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同比增长14.1%。国家发改委公布,进入8月份,全国日发电量和统调用电负荷快速攀升,8月3日、10日、11日,全国日发电量和统调用电负荷连创历史新高。
此外,高温、雨季后耽误的工程项目也会加速开工,从而大幅拉动工程机械设备需求。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挖掘机、装载机、推土机、平地机、汽车起重机、履带起重机、随车起重机、工业车辆、压路机、摊铺机、升降工作平台、高空作业车等12种重点企业主要产品销量同比下降20.5%;2月份更同比下降44.8%。
此前4个月,挖掘机销量同比增速也均超过50%。展望未来,在中国经济继续稳定恢复的背景下,郭丽丽预计,用电量增速修复大趋势不会改变,下半年全社会用电量会持续上行,全年预计同比增长4%-5%。
用电负荷爆表印证回暖趋势值得注意的是,最近爆了的,还不只挖掘机。这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中国经济复苏的同时,转向升级脚步亦未停止。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7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下降1.6%,降幅比上半年和一季度分别收窄1.5和14.5个百分点。分产品看,挖掘机械、混凝土机械、起重机械是三一重工最主要营收来源。
从用电需求占比最大的工业制造业来看,四大高载能行业合计用电量同比增速6月份实现转正,7月份进一步回升至3.0%。挖掘机持续爆卖原因何在?挖掘机销量碾过疫情强势反弹事实上,尽管最近几个月销售火爆,但年初疫情刚刚暴发之时,包括挖掘机在内的工程机械市场也遭到明显冲击。
截至8月17日,华东、西南2个区域电网以及天津、山东、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湖北、湖南、江西、陕西、四川、重庆等12个省级电网负荷累计30次创历史新高。但得益于中国防控抗疫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各地复工复产措施积极落地,更严格的环保排放要求等因素积极作用下,3月挖掘机、叉车、升降作业平台销量仍创下历史新高;46月挖掘机、汽车起重机、随车起重机、叉车、压路机、升降作业平台、高空作业车销量创下历史同期最高水平。
在其不断攀升的销量数据背后,是全国各地经济活动加快恢复、复工复产程度不断提升。长期来看,中国将新基建作为经济复苏的一大抓手,亦将给挖掘机市场带来利好。